外匯交易無需向經紀商支付佣金。大多數外匯交易無需清算費用、交易費用以及支付給經紀商的佣金。零售外匯經紀商往往通過價差獲得服務報酬。
無特定交易規模要求。在期貨市場中,手數或合約大小由交易所決定。例如,標準手數的白銀期貨合約為 5,000 盎司。但在外匯交易中,交易者可以交易較小規模的部位。比如說,不少外匯經紀商允許交易者開立最小 1,000 個貨幣單位的交易。
交易成本較低。在正常情況下,外匯零售交易成本,也就是買賣價差通常低於0.1%。而對於較大規模的交易,價差可能低至 0.07%。當然,這取決於你所用的槓桿倍數。後面我們會詳細解釋什麼價差,什麼是槓桿等外匯交易的專有名詞。
支持全天24小時交易。外匯市場具有每週5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交易的特點。從澳大利亞週一早上開盤到紐約週五下午收盤,交易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外匯交易。
提供槓桿。在外匯交易中,交易者可以利用少量的交易本金控制大規模的交易。在槓桿的作用下,交易者能夠擴大自己受益,同時將自有資金的風險降至最低。例如,外匯經紀商可能提供 50:1 的槓桿,這意味著交易投入50美元的保證金存款可以控制2,500美元的部位。而用500美元則可以控制25,000美元的部位,以此類推。
外匯市場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外匯市場交易量龐大,極具流動性,這意味著在正常情況下,交易者就可以瞬間完成買賣交易。
就全球前兩大證券交易所來說,紐約證券交易大約有2800隻股票,納斯達克交易所有3300家上市公司。外匯市場中交易最為頻繁的七個主要貨幣對難道不比數千隻股票更容易得到關注嗎?
股票交易時間僅限於交易所的開放時間。例如,在美國,大多數證券交易所在東部標準時間上午 9:30 開放,在東部標準時間下午 4:00 關閉。而外匯市場是一個無縫的 24 小時市場,交易者可以自由選擇交易時間。
相比於股票市場,外匯交易具有更多的交易量以及更強的流動性。
與股票市場不同,外匯市場對放空沒有特殊限制。無論交易者是多頭還是空頭,或市場走向如何,外匯市場都存在交易機會。
相比於股票市場,外匯市場受專業分析師觀點或經紀商的影響較小。例如說,某一上市公司財報數據不及或是好於分析師預期都可能引起股價的劇烈波動。而外匯為全球銀行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是全球市場的必需品,因此外匯分析師的觀點對匯率的影響很小。
外匯市場比期貨市場的流動性更強。外匯市場每天交易 6.6 萬億美元,這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流動性最強的市場。而期貨市場每天的交易量只有 300 億美元,大大少於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是每天24小時營業。但期貨市場並非如此,雖然期貨合約的隔夜市場確實存在,且其流動性正在改善,但相對於外匯現貨市場而言,期貨交易仍然顯得較為清淡。
在進行外匯交易時,交易者可以在正常市場條件下獲得快速執行且價格具有確定性。相比之下,期貨和股票市場不提供確定的價格以及即時執行交易。
相比與期貨市場,外匯現貨市場的風險相對較小。在外匯交易時,如果交易者的虧損超過特定保證金要求,交易平台將自動生成追加保證金通知,或是所有未平倉頭寸將立即平倉。而在期貨市場上,交易者的部位可能會以大於其賬戶內的虧損進而被平倉,而交易者則將對由此產生的賬戶虧損承擔責任。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