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益比是股民朋友們選股的一個重要指標。今天小編以金融股為例,為您詳細介紹本益比這個數值是怎麼計算得出的,其本身的局限性有哪些。同時您在本文還將看到2020年最新金融股本益比、淨值比、殖利率排行榜。
本益比也稱市盈率,簡稱PE,是投資者評估股票時常用的指標之一,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本益比。
--用來比較不同時間段同一股票或者同一時間段不同股票的相對價格高低。
--表示投資者願意為這只股票一美元的收益所支付的價格,代表人們對這隻股票未來的預期
本益比的計算十分簡單,就是成本和收益的比例,即:
本益比=現在股價/預估未來每年每股盈餘 |
雖然公式中的除數是未來的收益,但是由於很難準確預測這一數據,所以實際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本益比通常是用其他時間段收益進行計算的,下面小編根據時間段不同大致分為三類:
1、預計或預期本益比;
這類本益比的除數就是未來每年的每股盈餘,我們不妨把這類本益比理解為如果我們買入這個股票需要幾年時間能夠回本,
例如:當前股價為200元,而預計未來一年每股收益為20元,那麼本益比=股價200/未來每年每股盈餘20=10,即大約需要10年的時間可以回本
2、過去或當前本益比;這類本益比的除數使用的是最近一年的收益,我們可以通過這類本益比分析該股票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收益情況,以及該公司的利潤狀況。
3、組合或混合本益比;這類本益比是將最近兩個季度的實際收入與以後兩個季度的預計收入組合作為除數,歷史與預期的結合為投資者評估股票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無論是哪種本益比,都可以用來評估、比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選擇相同種類的本益比,這樣比較才有意義。
本益比(市盈率)的局限性主要有如下四點:
忽略了債務的影響
公司的價值是股權和債權的總和,本益比的計算只考慮了股權價值,沒有考慮企業的負債,而一個負債少的企業和一個負債高的企業就算本益比相同,實際承擔的風險也是不同的。
很難精確得解釋本益比
本益比較高可以有兩種含義,一方面可以代表該企業未來發展會出現問題,預期收益較低,投資者應該拋售該股票,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意味著該股票被低估,正是投資者低價買入的時機,同一個數據可以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含義,因此很難單獨依據本益比做決策。
很難預測未來的收益
市場是莫測變幻的,企業的發展也是不確定的,因此對一個公司未來收益的預測也是不準確的,試想一下,計算本益比時正值一個公司處於難關時期,本益比極低,一段時間之後該公司恢復活力并不斷壯大,那麼之前的本益比反而起到了負作用。
本益比不適合評估股價波動幅度過大或虧損的股票
本益比適合評估發展穩定的股票,而對獲利高低差巨大甚至持續虧損的股票則沒有參考意義。我們說如果一隻股票每年每股盈餘小於1,那麼它的本益比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市面價格相同的兩隻股票相對來說哪一只更便宜呢,這時就可以根據本益比進行比較,下面小編舉個例子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
假如A股票和B股票的股價都是100元,而A公司公佈的每股利潤是10美元,B公司公佈的每股利潤是20美元,那麼我們可以得到A公司的本益比為10,B公司的本益比為5,這就意味著B股票相對來說要便宜一些。 |
我們也可以把本益比的數值倒過來就可以得到報酬率,就可以分析比較兩隻股票近一段時間內的收益狀況如何。
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較兩只股票的時候,這兩隻股票一定是安全性和成長性都差不多的公司,簡單的來說就是這兩個公司的規模和發展階段都差不多,才可以進行比較。
由於本益比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不能單獨依據本益比投資股票,還應該參考其他指標,如淨值比、殖利率等等,下面小編分別列出了金融股本的本益比排行榜,以及對應的淨值比和殖利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證券代號 | 證券名稱 | 本益比 | 淨值比 | 殖利率 |
2816 | 旺旺保 | 5.96 | 0.80 | 4.48 |
2888 | 新光金 | 6.87 | 0.58 | 2.22 |
2823 | 中壽 | 7.31 | 0.70 | 0.00 |
2850 | 新產 | 8.04 | 1.08 | 7.09 |
2867 | 三商壽 | 9.28 | 0.72 | 0.00 |
2851 | 中再保 | 9.54 | 0.99 | 4.56 |
2881 | 富邦金 | 9.54 | 0.84 | 4.72 |
2891 | 中信金 | 10.02 | 1.14 | 4.64 |
2845 | 遠東銀 | 10.22 | 0.84 | 6.18 |
2812 | 台中銀 | 10.34 | 0.87 | 6.67 |
2838 | 聯邦銀 | 10.87 | 0.60 | 6.57 |
2855 | 統一證 | 10.87 | 0.68 | 5.32 |
2852 | 第一保 | 10.93 | 0.62 | 3.64 |
2887 | 台新金 | 11.07 | 0.89 | 5.16 |
2885 | 元大金 | 11.28 | 0.94 | 4.86 |
2834 | 臺企銀 | 11.31 | 0.85 | 7.14 |
2849 | 安泰銀 | 11.34 | 0.81 | 6.73 |
2882 | 國泰金 | 11.40 | 0.76 | 3.85 |
2889 | 國票金 | 12.03 | 0.88 | 5.03 |
2832 | 台產 | 12.07 | 0.82 | 4.47 |
2809 | 京城銀 | 12.18 | 1.01 | 4.09 |
2890 | 永豐金 | 12.76 | 0.97 | 5.12 |
2883 | 開發金 | 13.04 | 0.71 | 3.33 |
5876 | 上海商銀 | 13.62 | 1.40 | 4.22 |
6024 | 群益期 | 13.78 | 1.51 | 8.11 |
6005 | 群益證 | 14.22 | 0.64 | 4.20 |
2836 | 高雄銀 | 15.10 | 0.67 | 2.84 |
2897 | 王道銀行 | 15.11 | 0.58 | 0.00 |
2892 | 第一金 | 15.27 | 1.31 | 4.87 |
2886 | 兆豐金 | 15.29 | 1.34 | 5.42 |
2880 | 華南金 | 16.08 | 1.37 | 5.22 |
5880 | 合庫金 | 16.11 | 1.21 | 5.17 |
2820 | 華票 | 16.13 | 0.84 | 5.27 |
2884 | 玉山金 | 16.67 | 1.93 | 5.07 |
2801 | 彰銀 | 19.78 | 1.41 | 3.66 |
注:以上數據均來自台灣證券交易所,採集日期為2020年3月10日(民國109年3月10日)
本益比雖然簡單易懂,但是不確定性也很多,投資者利用本益比時一定要注意避免進入以下誤區
本益比不代表未來股價的漲跌。本益比只是表達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當然這指的是以未來收益作為除數的本益比,股價的漲跌和它的成長能力、市場的發展等等多方面因素有關,不能僅僅依據本益比做出判斷。
本益比高的不一定比本益比低的“昂貴”。這就對應到了我們之前講的要選擇成長性和安全性相似的股票進行比較,如果一個處於衰退期的企業和一個啟蒙階段並且具有強勁勢頭的企業進行比較,衰退期的企業雖然當時的本益比較高,但是實際上購買成長勢頭強勁的股票更合適一些。
本益比大多不是以未來的收益作為除數,而是以過去時間段,在比較、評估股票的時候要注意選擇的本益比是不是同一種類型。
無論是預期本益比還是過去本益比對我們評估比較股票都是有參考意義的,但是僅僅依靠本益比去制定投資決策太過武斷,還要結合其他指標以及企業發展情況進行選擇。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mitrade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做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mitrade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Mitrade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