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股票,『本益比』基本上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投顧老師也常常提到這個公司過去本益比多少,現在股價多少,所以股票合理價格應該是多少。
到底甚麼是本益比,本益比的用處是什麼,本益比高好還是低好,本文會給你最完整的介紹!
本益比又稱市盈率,代號為PE(The price to earnings ratio),
代表的意思就是公司花幾年可以把本賺回來,由於公司每年的獲利都會隨市場狀況而變化,我們一般都是用現在的股價除以過去1年或過去4個季度的獲利來當成當下該公司的本益比。
計算公式: 本益比=現在股價/每股盈餘 |
這時候我們會分成兩種投資方式
用過去一段比較長時間的平均本益比對照當下本益比來看目前屬於高估還是低估
預估未來1年的獲利對照當下的本益比來看到底是貴還是便宜
投資的目的是獲利,因此無論做空還是做多,掌握一間公司的合理本益比與預估公司的獲利就格外的重要!
由於對未來獲利很難準確預估,我們投資企業股票的時候通常會面臨下面三個問題
這個問題要分你看的是同產業的不同公司還是比較不同的產業
如果是同一個產業,公司經營狀況與前景也差不多,那高本益比的公司相對來說可能就是被高估的企業,但不同產業就不能這樣比較,有些公司目前看起來本益比很高是因為他明年很可能會有大轉機,獲利翻倍,因此資金提早卡位。
所以有些產業能有比較高本益比的原因主要歸因於以下4點
具有成長性
公司獲利穩定
護城河深
市場利率低
低本益比的產業則是沒有上述4個優勢,但這主要是針對不同產業的比較,如果同一個產業或是同一家公司的相對本益比高低則是可以當成買賣的一個依據!
因此,當你想要投資高本益比的企業時,你要確保上述4個優勢仍然存在,選擇低本益比公司投資時,也要注意他目前的本益比相對它過去平均來看是低的還是高的,切勿單純因為本益比低而投資,也不要因為本益比高而放空,都有可能判斷錯誤。
想要準確預估出公司合理的本益比最困難的點就在於對獲利的估計
如果一家公司今年獲利很高,但明年很可能獲利大幅衰退,公司股價可能提早下跌,這時候看似本益比便宜,但實際上明年來看就會變成很合理,反過來說,當公司股價突然大漲時,有可能是別人提早知道公司明年會有大轉機,因此我們通常計算公司本益比會參考下列三個數據
計算過去市場利率相同時,公司該時間的本益比
看目前同產業其他公司的本益比
公司產業未來的前景狀況
我們會根據上面三個狀況來估計公司合理的本益比,然後再由此評估目前股價是高估還是低估,做出對應的投資策略。
3. 低本益比的公司是否相對安全?
如果公司獲利穩定,低本益比當然比較安全,但如果公司獲利波動劇烈,低本益比並不一定是安全的。
例如一家公司去年把廠房賣掉,所以獲利衝高導致本益比偏低,但因為它把廠房賣掉,未來也沒辦法繼續生產了,這種一次性的獲利導致帳上看起來本益比偏低的企業就不適合因為低本益比而介入,反之,如果有一些企業長年獲利穩定,那可能剛好某個大股東拋售導致股價下跌,本益比偏低,就是很好的介入時間。
因此,低本益比的公司不一定都是安全的,但是相對來說風險會比高本益比的公司少一些。
本益比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三點:
忽略了債務的影響
公司的價值是股權和債權的總和,本益比的計算只考慮了股權價值,沒有考慮企業的負債,而一個負債少的企業和一個負債高的企業就算本益比相同,實際承擔的風險也是不同的。
資產=負債+權益,本益比只考慮當前股價與EPS,沒有彰顯出企業的負債狀況,同樣產業的公司如果A都是自有資產的獲利,B卻是借款投資的獲利,在面臨景氣調整或是市場利率變動時需要承擔的風險不同,因此若EPS相當時A通常會比B有更高的股價,此時沒辦法單純地說B比較便宜,因為A公司更安全。
很難準確的定義本益比高低
本益比較高很可能是因為當下處於逆風,獲利大幅衰退,但公司體質沒有問題,市場仍願意以這個間隔持有該公司股票,也有可能是該公司未來的獲利都能有很好的成長性,今年來看很貴,明年、後年來看可能剛好,市場買盤資金會提早進場卡位,當然也有可能就是單純超漲需要賣出調節,上述這些狀況都是隨討論標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很難單純用歷史經驗來判斷目前是高本益比還是低本益比。
本益比無法評估尚未獲利的企業
有很多新創公司或生技產業,他們沒有獲利,因此無法使用本益比來定義他們的股價,此時我們會用股價營收比來判斷,若對這類評估方式有興趣可參考『股價營收比是什麼?公式如何計算以及和本益比的差異
前文提到了本益比衡量公司的方法以及它的盲點,這邊以實際案例分享如何使用本益比來判斷合理的投資時間點!
AMD與NVDA兩家公司都是同產業的半導體公司
AMD目前的本益比是29.83倍,而NVDA是33倍
兩者產業類似,所以目前來看NVDA會比較貴,NVDA會比較便宜
再來看看兩者獲利預估的走勢:
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較兩只股票的時候,這兩隻股票一定是安全性和成長性都差不多的公司,簡單的來說就是這兩個公司的規模和發展階段都差不多,才可以進行比較。
由於本益比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不能單獨依據本益比投資股票,還應該參考其他指標,如淨值比,下面我分別列出了金融股本的本益比排行榜,以及對應的淨值比和殖利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股票代號 | 公司名稱 | 本益比 | 淨值比 |
C | 花旗集團 | 4.78 | 0.521 |
GS | 高盛 | 7.39 | 0.937 |
JPM | 摩根大通 | 9.31 | 1.344 |
MS | 摩根士丹利 | 11.78 | 1.594 |
(資料時間2022/9/15)
本益比雖然簡單易懂,但是不確定性也很多,投資者利用本益比時一定要注意避免進入以下誤區
本益比並無法準確判斷出股價的漲跌,因為股價是市場買賣雙方決定的,另外也因為對未來股價的預估都需要等到公司公告財報時才能驗證,因此不能僅依據本益比做出投資判斷。
本益比高的公司並不代表他的股價不會繼續上漲,相同的,本益比低的公司也不代表有便宜可以撿,如果剛好今年某間績優公司業績衰退,導致當下看起來本益比很高,其實很多時候反而是很好的買點,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市場相信他明年的獲利就會大幅上升,到時候來看本益比就不高了。
股價反映的是企業未來價值的折現,但本益比通常是過去的資料,在投資前一定要審慎評估企業的成長性與獲利的延續性,否則很可能你以為在撿便宜實際上是接刀。
雙向交易,無論行情漲跌都把握機會。
更靈活的杠杆,提供1-200倍杠杆,降低交易的門檻。
交易免手續費。
一週五天,每天交易23小時交易,無論盤前盤、開盤期間還是盤後盤都能交易。
投資是需要多方面資料都參考的,沒辦法僅靠一兩項資訊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本益比是衡量企業價值很重要的指標,但其他指標也都同樣重要,不能只找低本益比的股票投資,也不是說高本益比的股票就是高估了,全方位的分析才是長期戰勝股海的方式喔!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