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rade官網網頁版交易App交易App交易
掃碼下載App
編輯政策關於我們
Mitrade Logo投資慧眼

美國國債價格和殖利率是多少?如何買美國國債?

作者
|更新於 2023-3-20 03:20
12364

美國國債,是美國財政部基於美國政府的信譽、代表美國聯邦發行的國家公債。無論是國家政府、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都將其作為資金的安全港,是廣大投資者首選的投資產品。下面,我將詳細介紹美國國債的種類及優劣勢,並為您分析國債價格和殖利率等問題,希望對您的投資有所幫助。

一、美國國債分類有哪些?

美國國債種類繁多,根據不同標準可劃分為以下類別:


(1)根據償還期限不同,可分為短期國庫券(US Treasury bills)、中期國庫票據(US Treasury notes)和長期國庫債券(US Treasury bonds)。通常情況下,短期國庫券期限一般為4周、8周、13周、26周、52周不等,但最長不會超過52周。中期國庫票據期限有2年、3年、5年、7年、及10年可供投資者選擇。至於長期國庫債券,則普遍為30年期。


(2)根據持有人不同,可分為公眾和政府持有國債及外國持有國債。其中,公眾和政府持有國債又可細分為公眾的可銷售或不可銷售債券與美國政府帳目持有債券三類。


(3)根據發行方式不同,可分為憑證式國債、記帳式國債和實物券式國債。

除上述三種分類外,美國國債還包括與一些經濟指標相關的特殊國債,如和通脹掛鉤的TIPS(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與浮動利率聯繫的FRNs(US Treasury floating rate notes)等,這些彼此間千差萬別的債券共同組成了豐富多樣的美國國債。

二、買美國國債的風險和好處有哪些?

在債券投資市場中,美國國債被認為是一種相當安全的固定收益資產。究其原因,在於美國國債具有以下優勢:


有力的信用保證

美國作為全球經濟和政治領域的霸主,其發行的國債得到政府充分信任並以國家信用作為擔保,而且在發行以來從未發生過違約事件,具有高品質的信用支撐。

豐富的選擇範圍

美國國債的有效期為4周至30年,同時包含多種結構,如附息票的國庫券、零息票券等形式,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資金狀況、投資偏好、投資目標等自由選擇投資國債類型。

極高的流動性

美國國債的投資管道包括定期拍賣和在二級市場上購買,外國政府、各種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可全天參與美國國債交易。


當然,美國國債同其他投資產品一樣,也必然存在一些仍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減少投資損失,小編也要您提醒在購買美國國債時,要注意到其中還潛藏著下列多種風險:

收益風險

相比於其他證券投資產品,國債以支付更低的利息換取更低的違約風險,這必將會影響投資者的收益。

利率風險

美國國債容易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隨著利率的上升,國債價格往往朝反方向變動。同時,利率對國債的影響程度也與有效期有關,當您選擇期限越長的國債,您要承擔的利率波動風險也就越大。

通脹風險

由於美國國債的收益率相對較低,通過購買國債產生的收入很可能低於通貨膨脹率,這意味著在整個國債投資過程中非但沒有獲得回報,實際上您是遭受了損失。

違約風險

儘管美國國債並未出現過信用問題,但所有的債券都存在違約的可能性。考慮到當前美國國債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不斷上漲、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以及美元疲軟等現象,美國國債的違約風險也隨之表現出上升跡象。

三、美國國債拍賣時間表

國債種類

國債期限

拍賣頻率

短期國庫券

4周、8周、13周、26周

每週

52周

每4周


中期國庫票據

2年、3年、5年、7年

每月

10年

原始發行:2月、5月、8月、11月

重新開放:其他八個月


長期國庫債券

30年


TIPS

5年、10年、30年

5年期  原始發行:4月

重新開放:8月、12月

10年期 原始發行:1月、7月

重新開放:3月、5月、9月、11月

30年期 原始發行:2月

        重新開放:6月、10月

FRNs

2年

原始發行:1月、4月、7月、10月

重新開放:其他八個月


四、美國國債價格和殖利率分析

在決定是否投資美國國債前,相信您還對與投資收益息息相關的價格及殖利率很感興趣。別著急,接下來我將為您就價格和殖利率進行分析。

一般而言,美國國債的價格和殖利率,決定了債券在次級市場的價值。國債的價格即投資者願意支付市場價格,殖利率則是投資者持有債券至到期日後應得的實際年度報酬。

這裡必須要補充的一點是,與其他證券產品不同,由於債券的到期現金流是固定的,這會導致債券價格越高,潛在收益越低,價格越低,潛在收益越高。而國債作為債券的一種,也繼承了這一有趣的特點。換言之,國債的殖利率受價格影響,並與之存在著反方向的變動。

在瞭解價格與殖利率的關係後,對兩者的分析便可簡化為對價格的研究。而能夠顯著影響美國國債價格的因素,小編在此從內外兩方面歸納為以下幾點:


內部因素

國債期限與票面利率

國債期限長短與票面利率同向變動,它通過影響票面利率,直接影響著國債的發行價格。國債的期限越長,潛在的風險也就越多,因此只有以較低的價格出售,才能保證投資者的收益。


外部因素

1、利率

投資者願意支付的國債價格可能會受到現行利率的重大影響。如果現行利率高於所承諾的國債利率,則國債的價格通常會下跌。這是因為隨著利率的提高,新國債可能會以更高的票面利率發行。除非能以較低的價格購買舊的或者未償還的國債,否則投資者通常不會再對它們感興趣。因此,較高的利率意味著現有國債的價格必然較低。

同理,如果利率下降,則現有國債的價格通常會上漲。投資者此時擁有以高於購買價格國債出售的機會,其他投資者也更願意為獲得更高利息的國債而支付溢價。

2、經濟發展狀況

美國的經濟狀況對美國國債的行情起著關鍵性作用。當經濟處於不景氣時,市場利率下降,資金紛紛轉向國債投資,國債價格也隨之上升。

3、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通常引起較高的利率環境。因此,通貨膨脹與利率對國債價格作用相同。

當通貨膨脹率上升時,由於因為國債可能沒有支付足夠的利息保持在通貨膨脹之前投資者贏得的收益,為彌補投資者損失,國債價格必然下降。反之,國債價格將呈現上漲趨勢。

4、發行量

對於市場來說,發行國債達到一定程度內,金融資產相應增加,並不會給市場造成壓力。然而,當國債的發行量超過限度後,就會打破國債市場的供求平衡,供過於求將導致國債價格下跌。 


五、美國國債VS美股/美元差價合約

如果您想投資美國,除了投資美國國債外,您還可以通過差價合約的形式投資美元、美股。差價合約,即Contract for Diffrence,簡稱為CFD。在此,我們將從以下幾個角度全面對比這兩種投資方式,幫助您在投資道路上找到正確的方向。


交易程式

當您決定以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開始投資,可以選擇從直接進入國債官網,或通過銀行、經紀人或經銷商完成交易。並且,交易國債的全部程式都需要您親自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您很可能因為欠缺相關經驗而很難在競價中拍到心儀的國債品種。


如果選擇以差價合約形式進行投資,交易平臺已為您簡化了將所有流程,方便您快速高效地買入投資目標,為您節約大量在買賣過程中不必浪費的時間。


交易成本

投資差價合約與普通購買國債不同,您並不會真實擁有合約中的標的物,差價合約支持保證金和槓桿機制,因此您不必擔心無法負擔標的物的真實價格,僅需要很低的初始資金,您便可以利用差價合約進行一筆投資。


交易方向

從各自的交易機制來看,美國國債交易機制決定了它的交易方向必然是單項且相對固定的。而差價合約卻恰恰相反,通過對標的物未來價格進行預測,不管價格具體是上漲還是下跌,投資者均有機會從價格波動中雙向獲利。 


交易期限

即使是交易期限最短的美國短期國庫券也要4周,而投資差價合約,您將不再受到交易期限的限制。在差價合約中,無論您是偏好做短期還是長線投資,您可自行決定交易時間。


交易範圍

美國國債與差價合約在交易範圍方面明顯的區別在於,國債的交易範圍是主要指期限的不同,即您可以選擇要等多長時間才會收到購買國債的回報。


而差價合約交易範圍的關鍵字是合約中的標的物。利用差價合約,您可以任意組合股票、指數、貨幣及其他商品。

投資收益

美國國債實際上就是一種債券,因此您購買國債本質上是把資金借給美國,並等待在到期日收回本息和。但是,這種僅有相對固定的利息,與差價合約為您帶來的回報相比實在微不足道。畢竟,差價合約依靠自身獨特的杠杆機制可以幾倍、幾十倍的放大您的投資利潤。注意,虧損也會成倍增加


潛在風險

對於每一種金融產品,都必須面臨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除此自外,購買美國國債還受到利率變動、通貨膨脹及違約可能性的影響。相較於監管嚴格的差價合約,選擇投資美國國債時要承擔的風險會更多。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Mitrade 分析師
Mitrade分析師團隊成員擁有多年金融行業從業經驗,擅長領域包括但不限於股票,外匯,加密貨幣等。Mitrade是由權威機構授權監管的金融科技公司,專注於為投資者提供簡單便捷的差價合約(CFDs)交易體驗。
熱門文章
閱讀最多
最新發布
  • 原創
  • 交易策略
  • 閱讀最多
    最新發布
暫無數據
Mitrade Logo
投資慧眼
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專欄內容

風險警告:交易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場外衍生品交易並不適合所有人。敬請在使用我們的服務前仔細閱讀我們的法律文件,並確保在交易前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風險。您並不實際擁有或持有任何相關基礎資產。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