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股票市場動盪,就連被視為未來趨勢的電動車多頭指標特斯拉也不能倖免,然而,拉長時間來看,掛牌上市不過十多年的特斯拉,就算經過2022年至今全球股災的洗禮,股價拉回一段,但是自掛牌以來累計的漲幅仍然超過百倍,堪稱這十年來全球新能源科技發展下的最大贏家。
股價反映的是未來,這也讓市場期待下一個十年,甚至是未來數十年的電動車普及浪潮之下,『特斯拉可能仍是新能源趨勢王者的最佳候選人。』
對於投資人來說,手上已經持有特斯拉數年的中長線投資者,至今仍是大幅獲利。至於還沒買特斯拉的投資人,一邊遺憾自己錯過了漲幅,但是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明顯修正之後,可能又還在觀望,擔心進場後是不是會繼續下跌,畢竟目前全球股票市場風聲鶴唳,投資人保守觀望心態自然濃厚…
其實大家不用太糾結,市場上永遠都有賺錢的機會,漲漲跌跌每一天股市都會開門,投資人真正需要的是有自己一套投資的體系。
投資需要一個成熟的投資體系,不是讓你All in某一只股票,或天天想著走大運。建議大家可以從資產配置,長線定投,和短線衝刺三個方面考量,根據自己的投資屬性與風險承受度,構建出自己的投資體系。
首先,先帶大家看看特斯拉的產對地位以及競爭優勢有哪些,接著再來決定資產配置,以及長線與短線投資的策略。
Tesla引領著新能源和智能電動車技術,Tesla不僅涉足電動車還有太陽能板,電池業務,這幾年也涉足加密貨幣領域。特斯拉電動汽車日益發展迅速是引領其股票價值攀升的主要原因。相較於10年前,Tesla股價如今累計漲幅已經有百倍以上。當今,歐美中國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這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馬斯克為公司制定的戰略完備,執行力強,公司發展步步為營,成績斐然。早在2015年,特斯拉創始人就訂下每年維持雙位數成長,2025年追趕蘋果市值的戰略。
隨著特斯拉的成長,營收逐年增加,特斯拉從市場佔有到公司形象都穩健向上。
雖然特斯拉推出的車型並不多,但是每一個都是熱銷款。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在2021年交付60萬輛,並且每個季度都在增長。瑞銀分析師認為,特斯拉在2022年會仍然主導該市場,预计,2022年特斯拉汽車銷量會達到140萬輛,隨之利潤也會更高。
也就是說,在特斯拉股價上漲的背後,其產品也是在逐年獲得更多消費者認可,企業銷售額持續增長。
在2020年底,特斯拉股票被選入標普500,成為美國股市市值第五的公司,已經超越臉書。市值距離其目標對手蘋果公司更近了一步,與另外三家公司:微軟,谷歌和亞馬遜,市值差距也越來越近
而且從其發布的財報中可以看到特斯拉不只是營收增加,而且已經看到公司持續盈利,財務體質越來越穩健。
面對Tesla股票,市場中也有不同的意見。例如,摩根大通先前就表示,Tesla股價處於高估的階段,將在未來下跌過半。而且,持有這樣想法的評論者不在少數。
理想的科技股本益比在20-30倍之間,而特斯拉的本益比最高一度超過了千倍,雖然隨著特斯拉開始獲利且盈餘有增加趨勢,本益比開始回到比較正常的水準,但目前特斯拉本益比仍有近80倍左右,仍然比一般科技股高了許多。
投資機構專業人士曾指出,傳統汽車工廠的股票價格大約是每支股票營收的35%。然而,特斯拉的股價高達其營收的1800%。這已經說明,在當下特斯拉股票和其創造的價值之間,相比於其他同類汽車產業,比例嚴重失調,也讓部分投資人認為股價有被高估的狀況。
簡單地從特斯拉市值估計和其他汽車品牌相比,其市值已經超過了福特和通用汽車地估值之和。然而,目前市場上兩所汽車公司的銷售額遠高於特斯拉公司,更不用提市場佔有的比例。
一些特斯拉的投資人表示會持續購買特斯拉股票,也有不少知名投資人表示不會進一步購買特斯拉股票,但是也不會做空特斯拉。就連馬斯克本人也有賣出部分持股,以2022至今為例,他在4月、8月分別賣出了85億美元、69億美元的持股,累計已經超過百億美元。
無論是長線定投或者短線衝刺,都需要對特斯拉股票有一定的認識。
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局勢動盪之際,儘管面臨眾多全球供應鏈挑戰, 特斯拉公司 ( TSLA ) 還是迎來了異常強勁的一年。Tesla展望到2022年底有望交付 149.4 萬輛汽車。這2年來特斯拉的營收與獲利都有持續增長的表現,不過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3和Model Y預估交付周期來到1-10周以內,相較於先前的6-14周明顯縮短,樂觀派認為是產能提高,但也有悲觀看法認為是同業競爭加劇、買氣不如從前的跡象。
另一個重點觀察是,2022年以來特斯拉的股價已經修正了45%左右,這也讓市場擔心電動車神話的最佳男主角是不是已經走下神壇?這可以從二個面向比較來看。
首先,同樣是在美股掛牌的二大老牌車廠通用汽車與福特汽車,這二家老車廠近年也積極跨入電動車領域發展,今年以來分別歷47%、46%的股價修正,和特斯拉幾乎一樣,代表特斯拉今年股價修正並沒有比其他大型車廠來得多。
再者,被外界稱為「特斯拉殺手」的電動車廠Rivian雖然是後起之秀,卻一向被視為特斯拉的勁敵,這家電動車廠受到旗下電動車召回等消息影響,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下跌68%,跌幅遠遠大於特斯拉,這也透露特斯拉在產品品質、營收與獲利等面向有相對優異的表現,雖然特斯拉股價也隨著市況不佳而下跌,但跌幅明顯小於電動車同業。
╴╴╴╴╴╴
若您希望獲得更多關於美股、特斯拉、蘋果、台積電等的交易策略,可下載Mitrade app
輕鬆觀看全球熱門金融產品行情分析!
毫無疑問特斯拉是一隻好股票,身邊的朋友也有從Tesla上面賺到很多錢的。但是,進一步購買高價特斯拉股票是一個充滿風險的事,而放棄這樣一個潛力股又很可惜,如何取捨?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析下自己的投資佈局吧!
資產配置應該在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之間配置不同的投資類別。低風險的比如基金,ETF, 中高風險的台股、美股、外匯、期權等工具。
就全球股市表現而言, 特斯拉所代表的的新能源技術是未來各國的發展重心,當然是不可忽略的。
長期投資特斯拉股票還是短期投機,取決於你的投資風格和投資目的。也決定了你接下來準備投資資金的多少在特斯拉股票上。
比如我自己在資產上會配置低風險的黃金,基金,還有部分高風險的美股,和比特幣。
當我選擇看好一隻股票選擇長線定期投資時,就會嚴格按照計劃走。每個月定投一次,當定投收益超過10%收益率時,就會停止計劃,按兵不動。如果有特別好的趨勢形成時,也會短線衝刺一下,不持倉過夜,設置可接受的停損點。
這是以我的投資方式舉例,投資人自己一旦有了計劃就按照計劃執行,自己必須承擔風險,中間也需要足夠的耐心等待。
特斯拉股票如何買? 其實美股有很多種類,你可以購買美股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例如美股ETF、美股bonds、美股個股或者差價合約CFD等衍生品。一般來講美股個股,美股ETF和美股債券更加適合長期投資;美股CFD更適合短期投機。
大部分新手買股票都是買個股,相比於美股ETF和美股Bonds的回報高,但是個股交易只能低買高賣,在一個合適的價格買入,拉長投資週期。長期投資最好的策略就是制定一個股票投資組合,按照風險行業不同佈局,盡量分散風險,提高報酬率。
大家可以選擇持有特斯拉股票的基金。ETF是被動式基金,可以在股票交易所買賣的基金。優點是你可以買進一籃子的標的,利於分散個別股票風險,因此,一般來看,美股ETF風險比較小,適合穩健型的投資人。
美股債券整體波動率低於股市。購買債券後通常會在預定的時間按照購買時的協議返還本金和利息。美股Bonds適合於定期,長期投資方案,並且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以降低風險。
美股CFD是合約產品,門檻最低,最為靈活,但是風險也最高,因為合約產品就是開了槓桿去交易金融資產。
在台灣也可以通過CFD經紀商開槓桿交易特斯拉股票,例如在Mitrade,可透過信用卡購買美股CFD,你並不直接擁有個股,而是追蹤美股價格走勢。無論市場情況漲跌,你都可以快速的做多或放空股票。
Mitrade的優點是,可以調節槓桿,特斯拉等美股可選擇1-10倍。例如,你下單時選擇10X交易一手特斯拉股票,那麼你僅僅需要入金約20USD, 就可以交易價值約200USD的股票。( 提醒:在真正交易時一定要設置停損點!)
- 在Mitrade平台下單買入Tesla -
下面是我給如何買特斯拉股票的建議:
特斯拉股票長期投資者: 定期定額購買特斯拉股票(5-10年建議),包含Tesla的債券和ETF
特斯拉股票短期投機者: 交易特斯拉股票, 或者特斯拉差價合約CFD
台灣投資者通常有以下兩渠道購買美股:通過複委託或者海外券商。
相比於複委託,我更喜歡直接去海外券商平台投資,最大的好處是交易的成本和訊息獲取的成本更低,操作非常方便。我們在之前已經講過複委託和海外券商,大家可以閱讀以下文章。
延伸閱讀
特斯拉股價漲到如此高之後,你準備如何買特斯拉股票呢?你會配置特斯拉股票到你的資產裡嗎?如果你思慮過自己的投資計畫,又十分認同特斯拉的經營就可以逢低購買特斯拉股票,拉長投資時間。
但是對於短期投資人,買賣美股CFD也許是最優的選擇。當特斯拉股價有明顯的趨勢時,你可以以很低的成本進入特斯拉股票市場。在這樣的機會來臨之前,不妨先通過股票模擬平台練習交易策略,提升自己的交易知識和技能。
【Mitrade - 全球多元化資產投資App】
0%佣金交易外匯| 股票 | 指數 | 大宗商品 | 黃金 | 原油 | 加密貨幣 | 简便快捷操作 | 权威机构监管 | 负数余额保护 | 灵活配置杠杆 | 快捷出入金
Mitarde是由澳大利亞ASIC和開曼CIMA監管的外匯交易商。通過交易平台,您可以在全球金融市場中進行高達1:200的槓桿交易,自由選擇外匯,股票指數,商品,黃金,和加密貨幣等資產, 0佣交易,助您輕鬆進出市場, 把握交易良機!立即開始交易>
Mitrade應用程式有多重優勢:
◆ 做多做空,雙向交易
◆ 槓桿可調,提高資金利用率
◆ 有競爭力的交易成本, 低門檻
◆ 有限價停損、負餘額保護等工具控制風險
* 文章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